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我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建设构建安全可信教育数字化环境,取得里程碑式进展。9月1日开学前,完成了全校82%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数字化环境改造,成功实现在利旧场景下从底层基础软件到上层应用的全生态替代,打造了全国高校范围内在复杂教学场景下规模最大、真正实现“真替真用”的高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教学数字化环境示范案例。
攻坚克难,全面完成软硬件适配
面对适配难题,对于学校多媒体教室中多年积累的老款设备,如老款显卡、多种型号投影仪、多媒体中控设备等硬件,信息技术中心、教务处联合统信公司技术团队,开展了高强度技术攻关,逐一破解驱动兼容、信号传输、控制对接等关键问题。同时,针对高校复杂教学需求,项目团队完成了包括雨课堂、小语种输入法等在内的137款各类应用的兼容适配,确保了教学应用在新生态环境的流畅运行,为全面生态替换扫清了障碍。
平稳运行,教学秩序平稳有序
自9月1日开学起,首批完成改造的304间多媒体教室已正式投入教学使用。在技术保障团队的主动跟踪下,所有多媒体教室数字化教学环境运行稳定、操作流畅,实现了“零故障、零中断”的良好效果,未发生一例因系统切换而影响教学的事件。全新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体验获得了授课教师的普遍认可。
示范引领,打造高校信创替代样板
我校本次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字化教学生态替换项目,是迄今为止国内高校层面规模最大、真正实现“真替真用”的标杆案例。300多间教室的成功改造与正式投用,不仅规模性验证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在高校复杂、多样的数字化教学场景的适用性,更全面验证了我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建设和场景应用探索实践方案从设计思路、生态建设、复杂应用适配测试到大规模正式应用实施路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教育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性样板案例。截止目前,我校共完成近700台办公、教学数字化环境的生态应用替换,为构建安全可信教育数字化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媒体教室中控机桌面

教师使用全新教学数字化环境授课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运营中心
我校将持续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建设,依托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运营中心和联合实验室,持续开展迁移适配验证,进一步推进规模化生态应用,为全面构建安全可信教育数字化环境、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保障。